时间:2022-09-23 19:38:26 | 浏览:805
每经记者:淡忠奎 每经编辑:杨欢
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,眼下毕业季将至,各大城市间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越发激烈。长三角城市湖州却另辟蹊径,更进一步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群体。
近日,浙江湖州吴兴区人社局向国内多所高校发送《关于邀请贵校优秀学子来吴考研学习的函》引发广泛关注。其中提及,吴兴区推出国内首个青年人才考研新城,为考研大学生提供免费公共课、免费自习室、免费辅导讲座等公共服务。
这被外界视为湖州“曲线救国”,面向考研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“流量入口”。2022年,全国研究生考试有457万人报名,相比前一年增加80万人,增长21%;有机构预计,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,竞争更加激烈。
在“慢就业”时代,湖州打造考研新城无疑切中许多年轻学子的现实需求。这背后湖州的考量不在于“分羹”考研产业链,而在于打造“新青年城市”——到2025年,聚引各类青年人才5万人,其中硕博士1万人。
吴兴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透露,考研新城项目背后的运营方是知猫人才——国内专注三四线城市人力资源服务运营商。5月17日下午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通过电话深度对话考研新城项目发起人、知猫人力创始人姜鹏,谈及项目由来、城市引才方式转变等话题。
“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精准地去捕捉到考研群体,然后转化成本地人才的持续生产力。”姜鹏对记者表示,这是团队最核心的思路。
作为长期扎根在湖州、绍兴、嘉兴以及江苏部分城市的人才引进服务者,近年来姜鹏的关注点在于链接中西部地区关注度较低的双非院校。在他看来,以往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去向不太受到关注,但实际上这个群体非常大,“今年有1076万毕业生,中西部双非院校大概有五百多万人。”
与此同时,姜鹏发现长三角的一些三四线城市是被虹吸的,周边像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南京,包括合肥,对这些城市虹吸能力都很强。”他们在‘夹缝’中生存的时候,我们提到的跟中西部双非院校的这种联络,可能对他们非常有价值。”
在2020年左右,姜鹏观察到,当时中西部院校的学生进入到一个所谓“慢就业”的时代——他们不再把就业作为第一选择,而是把考研、考编作为第一选择。姜鹏进而向当地人社局建议:“我们的引才方式能不能够从招聘人才转向学生需求——学生需要什么,我们给他提供什么。”
以考研为主题建设人才综合体的创意由此诞生。“其实当时想法还不是很成熟,方案又经过了若干次修改。直到去年3月份初步成型。当时的提法叫大学生技能提升中心,就选址在吴兴区。”姜鹏表示,吴兴区相关领导也非常支持,“因为只有源源不断地有年轻人来,城市才能有活力。”
“考研新城项目的出发点就是基于这个大背景。”他表示。据悉,考研新城项目于2020年底立项,2021年3月正式启动筹备,当年11月启动试运营。今年3月以来,陆续有学生前来报到,目前驻地大学生约有300人。
尽管考研新城面向全国招人,但从实际情况看,主要吸引的还是周边城市的学生。据姜鹏估计,等到今年6月还将有500人左右入驻新城。
据报道,湖州的考研新城准备了3000多平方米的自习室,课桌座椅、电灯电扇等均完全免费。住宿方面,今年考研新城配备了1000个床铺。按照规划,2023年有望再增加约2000个,后续总共达到5000个。
除此之外,新城还引进了很多考研机构。姜鹏表示,这其中包括一个很强大的博士团队和院校支撑团队。“我们的公共课(英语、政治、数学)是完全免费的,没有选择第三方机构的公共课,而是直接外包给一个团队,专门提供公共课服务。”
另据姜鹏观察,很多学生过来也并非需要提供公共课的完善教学,而是更需要给他答疑——“就是他不懂的地方,要有老师能给他回答,这是最关键的。所以我们现在会做一些专题讲座,加上答疑,这是我们的重点。”此外,考研新城在明确自身不直接提供考研服务的同时,也对很多考研机构开放,比如东软教育、浙里考研等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入驻。
“我们是在做一个生态。”姜鹏表示,他们已经把国内一些知名考研老师、考研辅导机构、出国留学机构打包在内。他认为,要不断夯实配套服务,让学生们能够在吴兴的考研中心得到一个更好的体验,包括享受本地人才政策,其实也是一种体验。
“我们认为只有这样,才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这个城市的开明度,认识到这个城市的思想、文化等等。他才有可能留下来,或者说考上研之后也可能考虑回流,包括未来的就业创业……”姜鹏对记者表示。
事实上,湖州对于青年人才十分渴求。近年来,湖州陆续出台“湖八条”“湖九条”“湖十条”“人才新政4.0版”等多项人才政策。今年初,湖州又重磅发布《“五谷丰登”计划实施方案》,其中明确提及到2025年,聚引各类青年人才5万人,其中硕博士1万人。
在姜鹏看来,考研只是第一步,团队还将继续去做其他方面的提升。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建设“新青年城市”,这是终极愿景。“这个可能需要5至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。但是我想这对于这个城市是有意义的。”他表示。
每日经济新闻
每经记者:淡忠奎 每经编辑:杨欢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,眼下毕业季将至,各大城市间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越发激烈。长三角城市湖州却另辟蹊径,更进一步将目光锁定在考研群体。近日,浙江湖州吴兴区人社局向国内多所高校发送《关于邀请贵
到国外打工还是到隔壁的大城市工作?这现在成为了很多人纠结的选择!前几年都是工人上门要求出国的,今年一直处于招工难的状态,尤其是建筑工人和厨师的招工难,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目前出国劳务输出的现状。限制条件增多1、薪资差距缩小前几年,都是工
出国留学的途径有哪些?出国留学很贵吗?看完你就懂了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,我们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。无论我们上的大学,是什么层次的都能见到外国人。不论是高高在上的985,还是民办三本,亦或者是公办大专,都有外国人的身影。那么我们中国
现在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卷,竞争也越来越大,大部分人都被裹挟着进入内卷的无底洞,想挣扎,却求告无门。在这种时候,很多比较清醒的人已经感觉到,只靠一个人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杜绝这样的现象的,尤其是在很多人嘴上说着躺平,暗地里却卷生卷死的情况下。与其
众所周知,随着我国改革开放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综合国力迅速上升。早在2010年,我国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。也正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,经济实力增强,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也日益强烈。2020年在“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”疫情的影响之下,加
制图/董超“出国留学,一年到底要多少钱?”因为记者的女儿在美国留学,侄儿又在韩国留学,加上单位同事和邻居的孩子在国外留学的较多,总有不少人向记者打听:留学完总共要花多少钱?对于这一提问,我只能说“一言难尽”,也的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。就
来源:中国新闻网(抗击新冠肺炎)中国官方:不鼓励个人出国旅游访友,因必要事由出国将及时审批出入境证件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(记者 应妮)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,目前组团出国旅游活动
美丽的夏天来了,希望各位都有个好心情。近期由于多地防控措施升级,专注于出国签证的我们,频繁接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咨询,基本都是“我想出国,能否给我设计一个方案”。我们一起来看下,目前还有哪些可行的、最快的、也最容易的出国方式。无雅思出国方式每
这三年来,有多少人还能像以前一样出国自由行,看来是特别特别少了,如果能在国内旅行,也能装成像在国外,那你发圈一定会让朋友蒙圈,哇,他怎么又在国外潇洒了,羡慕又来了。那么,我国有哪些地方最像在国外呢?其实,还是很多的,只要你留意就得了。满洲里
据报道,5月6日,美国大学理事会(College Board)及中国大陆地区AP考试组织方普尔文(Prometric)发布公告宣布:上海、北京等地今年5月的AP考试正式取消!后续也不再提供任何补考机会。公告称,因考点被迫关闭而无法参加考试的
出国留学有什么好处和注意事项,回国后待遇如何,你有出国梦吗?如果高考过后,你是想好好在家休息,还是跟同学们一起进行毕业旅游呢?大学的生活是令人期待的,但是选专业和选学校却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,这其中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出国留学,出国留学大概
十年来最严重的校园大屠杀,据中新网5月26日电 (记者 孟湘君)当地时间24日,各大美国媒体头版头条被同一件事占据,那就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所小学突发枪击事件,已造成至少21人死亡,其中18人是小学生。得州州长阿博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该事件
2021年,对于华人们来说真的是最难的一年,原本以为2020年疫情爆发第一年会是最难的,却没想到今年才到达一个新高...不仅仅是海外华人回国更难了,国内的大家想要出国也难了,留学生成为最大的影响群体之一。为何这么说?今天这篇可以带你看明白。
劳务出国最重要的是劳务出国的两部分:一是签证;二是雇主。海外劳工签证简单地说,首先,想出国工作的人的签证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:1.工作签证;2.旅游签证;3.学习签证。这些是出国工作最常见的方式。当然,出国工作还有很多其他方式。因为他们很敏感
每到春节,我们都看到陆地口岸、国际机场人数众多的返程的出国务工人员。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出国务工?出国务工挣钱吗?到底有多少中国人在国外务工?出国务工应注意哪些事项?笔者介绍如下:一、出国务工汇款哪国多?中国?印度还是菲律宾?世界银行报告指出,